11月17日,江南大学第三期“励志强能培训”的最后一堂课“演讲与口才”在北区大学生活动中心F310顺利开展。本次课程由人文学院章玲燕同学主讲,励志强能培训的20多名学员参与了讨论学习。章玲燕同学根据演讲定义切入,层层深入地引导学员思考好演讲的形成要素,并用俞敏洪的演讲视频结合亲身体验,向同学介绍了演讲过程中的诸多注意事项,尤其是演讲基本功中的语言和体态要素。随后她介绍了讲故事的技巧,并用互动形式锻炼了学员的发散思维,随后她还补充了演讲辅助工具PPT的使用注意事项,并展示了不同风格的优秀PPT案例,让同学们获益匪浅。课程最后,章玲燕同学组织了演讲实战演练,将学员分为两人一组,根据规定的演讲话题上台演讲,她对每段演讲做出点评,并让每个学员也积极地参与自评和互评,从而切实提升了学员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。
“演讲与口才”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,让他们基本掌握口语表达技巧和非言语交际等技能。同时该课程通过互动环节加深学员对演讲的认识,通过补充环节增加学员对演讲辅助工具的了解,通过实战演练提高学员在台上的表达和应变能力,旨在提高了学员的综合素质,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言语沟通能力的要求。
本次课程的结束标志着第三届励志强能培训的圆满落幕。江南大学励志强能培训由学生资助中心主办,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两期。本次培训分为“励志”和“强能”两大模块,共开设10门课程,采取小班教学模式,注重理论与实践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、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相结合,采用团队辅导、角色扮演、即兴演讲、情境模拟、案例分析、剧情演绎、小组讨论等多种互动教学方式。在近一个月的培训周期内,共有三百名左右的学生参与了培训,多数学生反馈通过培训获得了素质提升,并对励志强能培训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,同时许多同学反映要增设PPT、摄影等技能培训课程,资助中心表示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建议和需求,改善课程体系,争取服务更多的贫困学子和学生员工,进一步落实以自信教育为基础,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,坚持“树信心,长技能,促就业”的育人思路,为全面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勤工助学在岗学生的职业技能、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提供更加全面、良好的资源和学习平台。(文/图 学生资助中心)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