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有你,我的天空分外蓝
“接受施舍,是为了以后更好的馈赠”,接受资助,起点,是贫穷;但终点,要致于财富。沐浴着国家资助的春风化雨,我不断成长着,从一个不识之无的黄毛小孩,到现在的成为江南大学的一员;从河北到江南,能领略到这片土地散发出的浑厚的气息;从萌芽到展望,给予我生命一次蜕变的力量。因为有你---国家资助,让我的天空分外蓝澈。
萌芽
小时候,资助是翻开一本本儿的书,上面印着“国家免费”的几个红字。这时的资助,让我有书可读。后来,我戴上了和那几个红字一样火红的红领巾,跟老师学唱“学习雷锋,好榜样......”的歌曲,在懵懂的孩童年纪,明白了善良与爱是同样的颜色。
偷听爸妈轻微的交流,我渐渐懂了,我来自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。妈妈总微笑着说“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,人穷志不穷”,我抬头望望天空,湛蓝得依旧美,也对妈妈笑笑,认为穷也不是什么坏事,认为这样我可以比其他孩子更快地长大。拿起手中的笔,认真地写了一行又一页,一天又一年。
生长
后来,初高中的时候,资助是几张红红的钞票,拿在手中,不是很多,但在心中,感到了他们的重量,沉甸甸的。每年的成绩单都名列前茅,作为班里的学习委员,为班级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这一年我加入了中国共青团。
爸爸穿着那件有几十年的军绿色大衣裹着肉烧饼,来县城学校看我。爱和幸福很简单,有爸妈的呵护,学校社会的帮助,只要精神上的富足,就是最大的财富。
离开家乡,到异地求学,和自己的家乡保定做个短暂的离别,来到了衡水二中。在这个布满精英的学校里,力争上游变得难且亦艰。让自己的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,这是爸妈的努力,在皱纹爬上他们不再年轻的脸庞时,他们的嘴角却泛出了微笑——那是欣慰的笑容吧。我慢慢地成长,在爸爸每一次披星送我上学的路上,在妈妈风雨无阻地参加我十八岁的成人典礼上,在国家资助的呵护下,虽然也被这里的风雨磨砺,但我也更加坚强、更加勇敢的面对着这里的失败和挑战。
寒窗十二载,终于迎来了那辉煌耀眼的时刻。自己的付出、父母的辛劳、国家的呵护,在我接过那一张江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,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出发前,村委会为我们新考中的大学生举办了欢送仪式,并为我们准备了奖金,制作了锦旗。这一刻,沉甸甸的不仅仅是这手中的物,更是乡亲们的情、党的爱还有自己要承担的对这方水土、这个集体的责任。
展望
乘着国家资助关怀的风,载着爸妈的爱,以梦想为行囊,我来到了江南大学,我抬头望望这里的天空,仍旧美得动人,辽阔的天啊,好像给了我一个广阔的空间,让我展翅飞翔。我,也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生长,汲取他的营养。
“笃学尚行,止于至善”的校训,自我进入校门的那一刻就印在脑海,融入血液。大学——一只脚迈入了社会的地方,这里洋溢着积极、进取、向上和拼搏的氛围。年轻的心总是要对这个未知的环境探索,开始我的大学生活。
做一个充满阳光的人。我加入了学院的社团,积极参与到学生会的工作中,为学院付出,在外联与商家联络中,锻炼自己的与人交往能力和自己办事的逻辑组织性。在重阳节的时候,我们青年志愿者为社区的老人们送去了祝福,为他们一起开展“夕阳红”活动;为孩子们一起完成了“七彩课堂”志愿活动……这都让我们体会到了无私地付出与给予的快乐。
做一个能够静心学习的学生。在图书馆,能够安于一隅,去细细地琢磨课本中的知识,图书馆成了我的另一个“家”,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,我的专业排名第一,并凭借自己的努力,进入了至善学院——这个让江南学子倍感光荣的学习殿堂。
辅导员苏老师了解我家里面的情况,每每有资助,老师都会想到我,给我帮助,我在大一申请到了国家贫困补助,生源地国开行的助学贷款以及无锡市青年奖学金等等,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,想起了苏轼那句词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。有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,让家中父母的心理上的压力也能够稍稍减轻。大一下学期,我光荣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,我要努力,加入中国共产党,这个一直帮助像我一样贫穷的孩子的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。
背后的老父母亲,父亲的皮肤被那炎炎的烈日晒成了古铜色,即使现在常年患有高血压,也不停下手中的活儿;母亲身子本虚弱,却也跑到了山西去打工,为了让儿女有更好的生活,不像他们那样劳累,他们做什么也没有给我们儿女们说过一声累。
这些年,陪自己走过这么长路,是如山的父爱,如水的母爱,更有那辽阔无边像天空一样的国家和党的关怀。有了这些陪伴,即使来自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,我也能更加坚实脚步让我有资本去享受资源,有信心去超越自我,有勇气去展望未来。
我的故事很平凡,平凡到几乎没有一丝波澜;我的故事很非凡,每每想到这些年的奋斗与拼搏,足以把自己感动到热泪盈眶。
我的梦想很大,有每一个有志青年那样“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”的鸿鹄之志;我的梦想很小,简简单单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,能够看到蓝天之下更多的笑脸。接受了许多年玫瑰花的香,我想,应该把花香散到更远处,让更多的人闻到花香。
地址: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
邮编:214122
联系电话:0510-85910283,85928172
服务邮箱:zzzx@jiangnan.edu.cn